关于建筑防排烟系统新规范
发布时间:2024-05-17
浏览量:
根据“国际防火协会NFPA”的火灾统计数据,在火灾事故中因结构破坏致死比例为5%;真接被火烧死比例:20%;而?被有毒烟气熏导致死亡比例高达75%!
为了有效降低火灾所带来的烟气危害,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:
1. 首先保证防、排烟系统持续有效的工作时间(至少大于人员疏散的时间)。
2. 保证风管具有一定耐火极限是排烟系统持续工作的必要基础。因此我们国家在2017-11-20最新发布的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GB51251-2017中对耐火极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:
P37页:3.3.7 对于送风管道、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的判定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《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》GB/T 17428的测试方法,当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同时达到时,方能视作符合要求。本条为强制性条文,必须严格执行。
P69页:4.4.8 为避免火灾中火和烟气通过排烟管道蔓延规定本条。对于管道的耐火极限的判定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《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》GB/T 17428的测试方法,当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同时达到时,方能视作符合要求。

GB51251-2017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规范的推出,对所有防排烟风管提出了耐火时限要求,传统的铁皮风管需要防火保护。原文对防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要求摘抄如下:
3.3.8、机械加压送风管道的设置和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、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,当确有困难时,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或与其他管道合用管道井的送风管道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.0h。
2、水平设置的送风管道,当设置在吊顶内时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。
4.4.7、机械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排烟,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。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。
4.4.8、排烟管道的设置和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、排烟管道机器连接部件应能在280℃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。
2、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,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。
3、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。当确有困难时,可直接设置在室内,但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.0h。
4、设置在走道部位吊顶内的排烟管道,以及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,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.0h,但设备用房和汽车库的排烟管道耐火极限可不低于0.5h。
4.5.1、除地上建筑的走道或建筑面积小于500㎡的房间外,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补风系统。
4.5.7、补风管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,当补风管道跨越防火分区时,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.5h。
对于管道的耐火极限的判定必须按照《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》GB/T 17428的测试方法,当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同时达到时,方能视作符合要求。
耐火极限fire resistance rating不仅对材料本身的不燃性做出了规定,对材料构成的系统结构性、完整性和隔热性也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耐火极限fire resistance rating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,建筑构件、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,至失去承载能力、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,用小时表示。
管道的完整性保持、表面无透火、蹿烟、无垮塌
2. 耐火隔热性
管道表面平均温升<140℃、最大温升<180℃
(耐火极限fire resistance rating定义: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,建筑构件、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,至失去承载能力、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,用小时表示。)

根据“国际防火协会NFPA”的火灾统计数据
为了有效降低火灾所带来的烟气危害,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:
1. 首先保证防、排烟系统持续有效的工作时间(至少大于人员疏散的时间)。
2. 保证风管具有一定耐火极限是排烟系统持续工作的必要基础。因此我们国家在2017-11-20最新发布的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GB51251-2017中对耐火极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:
P37页:3.3.7 对于送风管道、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的判定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《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》GB/T 17428的测试方法,当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同时达到时,方能视作符合要求。本条为强制性条文,必须严格执行。
P69页:4.4.8 为避免火灾中火和烟气通过排烟管道蔓延规定本条。对于管道的耐火极限的判定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《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》GB/T 17428的测试方法,当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同时达到时,方能视作符合要求。

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GB 51251-2017
GB51251-2017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规范的推出,对所有防排烟风管提出了耐火时限要求,传统的铁皮风管需要防火保护。原文对防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要求摘抄如下:
3.3.8、机械加压送风管道的设置和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、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,当确有困难时,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或与其他管道合用管道井的送风管道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.0h。
2、水平设置的送风管道,当设置在吊顶内时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。
4.4.7、机械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排烟,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。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。
4.4.8、排烟管道的设置和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、排烟管道机器连接部件应能在280℃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。
2、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,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。
3、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。当确有困难时,可直接设置在室内,但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.0h。
4、设置在走道部位吊顶内的排烟管道,以及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,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.0h,但设备用房和汽车库的排烟管道耐火极限可不低于0.5h。
4.5.1、除地上建筑的走道或建筑面积小于500㎡的房间外,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补风系统。
4.5.7、补风管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,当补风管道跨越防火分区时,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.5h。
总结如下表格
其中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》GB 51251-2017明确提出的测试方法∶《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》GB/T 17428。
对于管道的耐火极限的判定必须按照《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》GB/T 17428的测试方法,当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同时达到时,方能视作符合要求。
耐火极限fire resistance rating不仅对材料本身的不燃性做出了规定,对材料构成的系统结构性、完整性和隔热性也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耐火极限fire resistance rating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,建筑构件、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,至失去承载能力、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,用小时表示。
耐火极限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点
1. 耐火完整性
管道的完整性保持、表面无透火、蹿烟、无垮塌
2. 耐火隔热性
管道表面平均温升<140℃、最大温升<180℃
(耐火极限fire resistance rating定义: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,建筑构件、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,至失去承载能力、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,用小时表示。)

技术规范新旧标准对比
防排烟系统
下一篇:常见的防火板材料有哪些?